您的位置 首页>新闻动态>行业动态>

行业动态

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的“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3%”?

来源:中财资本    时间:2018-03-08

一 、改革释放新动能

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,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,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.7万亿元,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.4%提高到15%左右,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%,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。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一个数据让文化产业界人士眼前一亮、为之一振:在过去五年,“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3%”,接近GDP增速的两倍,表明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巨大贡献。


当前,我国经济已由“高速增长阶段”转向“高质量发展阶段”,要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文化产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较少,却能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,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,创造新的经济价值,蕴藏着新的动能,其具有的创意性、引领性、低消耗、可持续的特点,对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促消费、扩就业将发挥独特的作用。比如,中国互联网文化企业的“领头雁”腾讯集团,年收入五年增长了4倍多,去年超过2000亿人民币;公司市值增长了10倍,超过5000亿美元,市值排名全球第五、亚洲第一。


文化产业自身步入从“数量”到“质量”提升的新时代,这既需要文化产业内部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文化产业外部也要进行深刻变革,通过改革激发内部活力,做大做强新动能,进一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。


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,“改革”一词出现97次,仅次于“发展”一词,为历年次数之最,表明自我革新的勇气,也表明改革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主题。


 而今年“两会”的一大看点就是机构改革,3月4日发布了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》,从中能看到机构改革的端倪,这将是一场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”。从中也透露出文化系统的改革思路:首先要加强和优化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;其次,要加强和优化政府在文化方面的职能,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。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、提供方式多样化。推进非基本文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,引入竞争机制,扩大购买服务。


这一改革思路,与十九大报告精神一脉相承-----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完善文化管理体制,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。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,创新生产经营机制,完善文化经济政策,培育新型文化业态。


机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,这项重磅改革将势必带来深远的影响。这次机构改革,文化大部制势必将提上议事日程。2013年3月,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总署的“二部合一”,文化大部制改革走了“半步”,这次新一轮机构改革能否再向前走“半步”,让文化部与广电总局,新闻出版总署“三部合一”?能否还有更“大步”,文化部与广电总局,新闻出版总署和旅游、体育“五部合一”?这次机构改革不仅仅是单纯国务院机构改革,而是党政群的统一改革,力度也是空前的,抑或文化口机构改革还有新的思路?我们拭目以待,答案即将揭晓。


不管文化口的机构怎样设置和改革,方向是有利于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要求,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,有利于坚定新时代“文化自信”。要通过机构改革,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有效提高文化治理水平,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。

二、新业态引领新发展

文化产业年均增长达13%,新兴互联网的发展功不可没。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,2017年,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.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8%,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其中,以“互联网+”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“一马当先”,营业收入7990亿元,增长高达34.6%,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

  近年来,文化产业与“互联网+”战略的对接,文化与科技“双轮驱动”,推动了网络文学、网络音乐、网络电影、网络演出、网络动漫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,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,也拓展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。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《“十三五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,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其中,成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高端制造、绿色低碳产业并列的“十三五”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五大支柱之一。


   改变才刚刚开始,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,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、生产、传播和服务,数字文化产业呈现技术更迭快、生产数字化、传播网络化、消费个性化等特点,与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相结合,不断催生新业态、新模式,不断满足群众的消费新需求,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。此外,通过“跨界融合”,推进新兴的数字文化产业与传统的制造业、消费品工业融合发展,与信息业、旅游业、广告业、商贸流通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,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提高附加值,引领新发展。

三、文化消费还将发力

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消费的数据,让人看到了过去五年经济结构的变化----我国消费贡献率由54.9%提高到58.8%,服务业比重从45.3%上升到51.6%。服务业比重占据“半壁河山”,文化产品和服务是重要的内容。比如,为满足群众观看电视剧的需要,华策影视公司持续“孵化”爆款电视剧,2017年营业总收入达52.04亿元,同比增长17.09%;全年净利润6.32亿元,同比增长32.09%,在电视剧上市公司中拔得头筹。


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 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”。这个重大判断的转变,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情,符合中国生产力快速跃升的国情,符合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世情,更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。


日本买马桶盖、韩国买化妆品、欧洲买奢侈品,中国消费者出境“买买买”,既显示出中国人强劲的购买能力和消费实力;又暴露了国内的有效供给不足,消费者只得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、“海淘”购物上,带来大量“需求外溢”,消费外流。这充分说明,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,而是需求变了,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,质量、服务跟不上,供给不平衡不充分。文化产业也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,精准、深入地研究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,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,优化供给结构,创新文化业态,提升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,顺应消费升级的新趋势,着力解决好文化发展“不平衡不充分”的问题。


特别是随着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,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讲求“生活品质”、崇尚“生活美学”,青睐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高度个性化、定制化的消费产品,拒绝规模化的批量生产。伴随着高文化附加值产品的涌现,匠人精神、私人定制、情怀营销也会应运而生,文化产业也将大有可为。

四、 优质内容是立身之本

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动能,下一个五年,文化产业能否继续保持13%的增长?一方面,文化产业本身要防止“脱实向虚”,不能只停留在“讲故事”的夸夸其谈上,要做强文化产业的实体经济,不断推出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。从图书到电影,从特色小镇到互联网产品,从主题公园到文化园区,都需要提升质量,由粗放走向精细,由追求数量走向追求品质。另一方面,文化渗透于其他各行业,“产业的文化化”更需要奇思妙想的创意和精益求精的打磨,做到“大美无言”、“润物无声”,力求每一件产品都有文化的质地,每一个产业都有文化的内涵。


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,要影响人的精神、塑造人的灵魂,必须抵制低俗、庸俗、媚俗,讲品位、讲格调、讲责任,应体现“以文化人”的独特作用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一些文化产品只停留在感官娱乐的层面,缺少“营养”和“钙质”。以歌曲为例,从收音机到网络,新歌曲层出不穷,但能让人记住,能打动人心的却屈指可数。创作者不走心、不动情,创作的曲子自然不靠谱、不动听,不能打动自己,也不能打动消费者。因此,优质内容是立身之本,文化工作者应有更高的使命和更广的视野,认真观察和记录生活,真实表达人民的意愿,艺术地讲好故事,引发情感共鸣,不断提供丰富、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。